陈启沅纪念馆

+收藏:http://cqyjn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陈启沅:中国缫丝工业第一人 创民族工业先河
2011-11-03    浏览(3375)    作者:陈启沅纪念馆    来源:陈启沅纪念馆 官方网站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略,陆续推行洋务、新政,企图挽救国势衰微的清王朝统治。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现了创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中,归侨陈启沅则是当时的一个风云人物。他在39岁之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作为中国最早使用机器的民族资本工业,开创了民族工业的先河。

民族资本工业,经济浪潮奇葩

陈启沅(1834-1903年)名如琅,字芷馨,号启沅,又号息心老人、息心居士,西樵简村人。年少时曾参与童试,只是“名落孙山”。按照父亲“耕野垄以抒怀,乐琴书而寄意”的田园生活、农家之乐的遗愿,跟着兄长育鱼、种桑、养蚕。

1854年,因生活所迫,他又跟随兄长到越南。那时主要经营丝绸庄,十多年后达到暴富。之后又到暹罗(泰国)、缅甸等地考察工业,研究利用蒸汽机进行丝生产的工艺。陈启沅觉察到机械缫丝远比家乡手工缫丝优越,立志要把先进的缫丝技术带回祖国,改变家乡丝织生产的落后状态。

通过多年的明查暗访、悉心研究,陈启沅终于掌握了缫丝机的制造和操作方法,并于1872年携数万银元回到家乡简村。他先到苏浙沪等地对缫丝进行考察,然后与广州机械修理商同乡陈淡浦取得联系,解决了缫丝机的改造与装置等事宜。陈启沅在家乡投资建厂经过周密考虑,不仅是因为有家宅房屋可以利用、人情熟悉,更主要的是因为在这里,可以将厂地和原料产地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容易直接吸收附近的劳动力。

两年后,中国第一家机械缫丝厂“继昌隆”成立,采用自行设计的机器缫丝。当时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农村妇女,多半从事手工缫丝,陈启沅将这一带妇女招收到工厂来,使用机器缫丝技术。初期有工人300多人,多时700人。此外,在资金、设备方面采用自筹、自办的方式,工厂除锅炉由外国进口外,其他设备均自行设计,“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他还在简村创办碾米厂和副食杂货店,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继昌隆”开办不到一年,丝位增至300多个。其后,发展至可容女工600多人。到1881年,南海、顺德的机械缫丝业迅猛发展起来,仅西樵山下就办起了机械缫丝厂10家。但机械缫丝,却被旧势力以种种理由反对,攻击污蔑连绵不断,还曾一度发生捣毁机器、破坏丝厂事件。

见利眼红,为竞争捣毁机器

光绪七年(1881年),正是蚕茧收获的时节,由于这年的土丝产量比较少,部分织造行业没有原料导致停工。有人把它归咎于机械缫丝占有了大量蚕茧,夺走了织机工人的生计。八月十三日,少数人趁织机工人庆贺纺织先师诞辰之际,出现了“捣毁缫丝机器以夺回生计”的念头,1000多织机工人于当日下午2时许,举着“绵纶堂”旗号冲进机械缫丝厂砸毁机器。

南海县知县徐赓陛听到消息后,立即颁布了《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并和广州协副将黄龙韬一起率领大队兵士奔赴官山海口营,接着又增派参将余润带领绥靖兵一个营查封了县内各缫丝厂的全部机器,勒令厂方签署“永不复开”的具结。徐赓陛在向上禀告的《办理学堂乡情形第二禀》中给机械缫丝定了9条“罪状”,擅制机器缫丝,并未禀明立案;每偈约用女工400余人,男工100余人,男女混杂,易生果李之嫌;统计江浦一带,共有机器11座,应用4400余人,以一敌十较之,实夺44000余人之生计,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至此,以“继昌隆”为开端的机械缫丝在县内被强制禁止。陈启沅面对这些重重困难,仍然坚信汽机对缫丝利大于弊,于是在年底把缫丝厂迁到澳门,初次定名和昌,后更名为复和隆。1885年其兄追加投资6000两白银,工厂再次迁回简村,改为世昌纶缫丝厂,一直到1928年。

光绪九年,砸机风潮已过,南、顺一带的机械缫丝业日渐恢复。启沅让侄子先回到简村打点旧有的厂房设备,复办一家规模较小的利厚生缫丝厂。后又跟次子一起制成一种可以足踏为动力的小型缫丝机——机汽单车,以适应小资本者的需要,并使用这种机器在简村中增设了利贞缫丝厂。为了方便生丝外销,启沅在广州开办了昌栈丝庄。

光绪十三年六月,清政府海军衙门承认以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为开端的民办机器缫丝业实是“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而且“徙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因而批示“仍照旧开设”。至此,徐赓陛为代表加给陈启沅所开创的机械缫丝业的罪名,得到昭雪。

建馆纪念陈启沅打响爱国教育

自继昌隆机械缫丝厂开办以后,广东厂丝的出口逐年增多,补救了土丝出口逐年减缩的局面,成为全省出口价值最大的商品。

1903年陈启沅去世,享年69岁,葬于罗村招大小葫芦岗。

陈启沅一生热心乡梓公益,曾捐款重修吉水窦,倡办克勤义学,资助官山普济堂和羊城崇正善堂,开设寿世堂药材店,对贫病者赠医施药,对乡中无以为殓的,施给棺殓费。村中孤寡无依者则发给米簿,凭簿月给米20斤。还倡修西樵山白云洞云泉仙馆。

为纪念这位对中国民族工业,尤其是对南海蚕丝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继承发扬南海人创新开拓的人文精神,南海、西樵两级政府和南海博物馆等有关部门共同筹建了陈启沅纪念馆。

在陈启沅纪念馆内,见到了几件珍贵的物品,有一台当年由陈启沅设计的蒸汽缫丝机模型,陈曾用于测量的罗盘,以及他组织撰写的《桑蚕谱》、《陈启沅算学》和《理气溯源》3本著作的复印本。收藏的陈启沅的遗物并不多,馆内工作人员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启沅的亲属曾将陈的不少遗物送到省有关部门进行收藏,目前他们仍在寻找这些遗物。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除了目前收藏于广州中山图书馆的陈启沅的3本著作外,陈启沅的《康熙字典》的折扇目前仍保留在香港汇丰银行的保险柜里。

根据史料记载,陈氏祠堂所在的简村当年由陈氏家庭所兴建的各种建筑共有72幢,其中包括陈启沅的故居以及他所开办的小学、医院和各种杂货铺等,而目前现存的这些建筑还有10多幢。按照南海有关部门的规划,将把这些建筑都保护起来,然后按照清末时期的格局进行修复,把这里修建成为一个清代民俗村,从而更好地打响陈启沅这块招牌,为南海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和旅游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陈启沅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